让审批在阳光下运行
——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制度改革纪实
驻住房城乡建设部纪检监察组在查处一起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针对暴露出的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管理工作制度短板、管理漏洞,把脉问诊、深入剖析,向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提出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等纪检监察建议,推动住房城乡建设部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做实做细“后半篇文章”。
住房城乡建设部认真研究落实整改措施,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铲除腐败滋生土壤和条件,推动建筑市场监管向“宽进、严管、重罚”转变,让审批在阳光下运行。
提速度:审批周期缩减到2个月
“没想到这么短时间就公示了,以前往往要半年、一年才有结果。”中通建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志刚说。今年1月,该公司提交了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资质申请,本以为要等几个月才会有审批结果,没想到仅过去1个月左右,就看到了向社会公示的审查意见。
审批提速,这是住房城乡建设部近来推出的一项改革措施——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2个月内”完成评审、公示结果。改革前,企业申报后可能半年、一年才有结果,这不仅造成企业时间成本较高,也留下了任性用权的空间,容易导致违规行为发生、滋生腐败。
记者在采访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相关负责人时了解到,资质审批工作参与主体多、审查内容复杂、审批流程长,造成审批周期长、监督难度大。为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住房城乡建设部实施了一系列有效举措,不断压缩审批周期。
比如,开发资质延续受理申报系统,企业办理资质延续事项可在线申请。系统自动将企业填报的注册人员信息与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注册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审核效率有了大幅提升。
又如,增加专家评审频次,及时审核企业提交的材料。据统计,2023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共组织召开21次专家审查会,发布了13批次专家审查意见公示、13批企业资质核准公告,做到“月月有公示,月月有公告”。
改革举措实施后,企业感受到了明显变化。郑志刚对记者说:“以前,审批流程不透明、信息更新较慢,企业不能及时了解资质申办进度,有的为了打听、‘加快’资质审批办理进度,就通过熟人、老乡、专家、中介等找关系进行请托。现在,企业可以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随时查看,也就没有必要找中介、托关系去打探消息了。”
补漏洞:企业叫好,“黑中介”叫骂
2014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建设工程企业发生重组、合并、分立等情况资质核定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部分建设工程企业发生重组、合并、分立等情况申请资质证书的,可按照有关规定简化审批手续。
政策实施的初衷是为了方便企业,但有企业向记者反映,一些“黑中介”钻了重组、合并、分立可以简化资质核定手续规定的空子,大量收购有资质但不开展经营业务的“僵尸企业”,通过出让股份等方式变相出卖资质,或者与其他企业合谋围标串标,严重干扰了建筑市场秩序。
为堵住制度漏洞,住房城乡建设部去年专门发文规定,对于资质转移的,资质转出企业和资质承继企业均需满足资产、人员和业绩等标准,达不到条件的一律不准转移。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业绩是企业申报资质的一个“硬指标”,如果企业业绩达不到申报条件,一些“黑中介”会主动贴上来提供“帮助”,通过伪造公章等方式把其他企业的工程“移花接木”过来,编造虚假业绩,帮助企业蒙骗过关。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完善了业绩认定方式。”建筑市场监管司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申请资质的企业及其专业技术人员的业绩,要求录入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并公示,接受行业和社会监督。对于暂时无法录入平台的业绩,由项目所在地省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核实。此外,住房城乡建设部采取实地核查、遥感卫星监测等方式抽查复核项目信息,对于虚假申报业绩的按有关规定严肃追究责任。福建中建恒源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就因伪造业绩、骗取市政公用工程监理甲级资质,在被撤销资质的同时,处罚三年内不得再次申请。
一“改”激起千层浪,行业反响强烈。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行政审批处处长李文翔告诉记者:“现在资质审批中业绩造假等违规行为明显变少了,不少‘黑中介’叫骂,但是企业拍手叫好,这恰恰说明我们的改革是对的。”
扎“笼子”:不给“任性用权”留空间
在以往资质审批过程中,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负责资质审查的工作人员既负责评审专家的入库及抽取,也具体负责组织现场评审工作,权力过于集中,缺少有效制约和监督。在公开的案件中可以看到,不乏有工作人员被不法企业“围猎”,利用手中权力为企业资质审批大开方便之门,获取个人利益。
为规范工作人员履职用权,住房城乡建设部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机制,明确资质审批的红线、底线,让不同岗位、不同环节之间相互监督,强化审批程序上的制约关系。划清权力边界,控制压缩自由裁量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比如,资质处处长不直接参与资料审查,审批结果一律由集体决定。进一步提高资质审查的智能化水平,对审批工作全程留痕、终身追责等。
除了主管部门工作人员,专家在资质评审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主管部门会邀请专家作为专业支撑,负责申报材料的业绩认定、评审等工作。在公开案件中,一些专家形成了“熟人圈”,不仅接受企业请托,还相互请托,进行利益交换。
针对这些突出问题,住房城乡建设部扩大了专家库人员数量,由原来的300多人扩充到800多人,及时清除不能履行职责的专家,加强专家抽取的随机性。强化评审会现场管理,专家分区域独立审查,工作人员现场监督,严禁专家相互留联系方式,避免形成新的“专家圈”。严格落实审查材料随机分配和回避制度,防范专家为相关企业提供方便。审查意见留痕,并且终身追责。
评审专家曾华俊对记者讲:“扩大专家库队伍、筛除不符合标准的专家、严格回避制度等措施,维护了专家队伍的专业性、纯洁性。特别是评审前的廉政教育,对专家起到了警示作用。”
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建筑企业资质审批制度的改革,实现了工程业绩、注册人员、审批进度和结果等在全国建筑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平台全部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去年,该平台点击率大幅提升,说明大家都很关注这件事,互相监督才能净化市场。阳光下的审批也让‘暗箱操作’无以遁形。”建筑市场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说。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人民群众对住房城乡建设的要求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住房城乡建设部持续夯实基础、深化改革,深入推进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改革,强化权力运行制约监督,减少资质审批中的自由裁量权,让建设工程企业资质审批在阳光下运行。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4.04.30 记者 王建业